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>池北偶谈 > 正文 >>

作品评价

《池北偶谈》是一部有价值的笔记。据王士祯自序称,他所居住的宅西有圃,圃中有地,地北有屋数椽,有书数千卷度置其中,因而取白居易《池北书库》之意,将本书取名《池北偶谈》。又因为书库旁有石帆亭,王士祯时常和宾客在亭内聚谈,或议论文章的流别,或解晰经史的疑义,以至国家典故、历代沿革、名臣硕儒的言行、神怪传说等等,由儿辈记录整理,并增益他在京二十年间的见闻,编次而成,所以又名《石帆亭纪谈》。

全书共二十六卷,近一千三百条,分成四目:一,谈故:记叙清代典章与科甲制度、衣冠胜事等;二,谈献,主要记叙明中叶至清初名臣、畸人、烈女等事;三,谈艺,评论诗文,采撷佳句;四,谈异,记叙神怪传闻故事在全书的四目中,以前三目内容最具参考价值。如谈故中翰林卿寺属条,记清初太仆寺增设满洲员外郎及翰林院起居注舘增设满洲主事、中书舍人员额的情况八旗开科台湾开科满洲乡试等条,记顺、康时乡会试制度的若干情况;巡方条可藉以了解清初任命巡按的制度;,殉葬条记清初八旗用仆妾殉葬的旧俗,可以和《清通礼》、《清通典》等典籍参证补充。谈献中的一些条目,虽系传闻,但亦可补史籍记载之阙。

记傅山父子故事和明崇祯时五十个宰相的姓名,足资参考;如史阁部条,记扬州城破时史可法骑蹇自诣清军军营,不屈被杀等,可广异闻。谈艺大约占全书篇幅的三分之一,主要是作者以神韵说评诗论画,阐述个人主张。所以《四库全书总目》称谈艺九卷,皆论诗文,领异标新,实所独擅。其中一些条目则保存了明末清初有关文艺一类的材料,如粤诗条,记岭南三大家屈大均、陈恭尹等的诗作片断。粤风续九记康熙时吴淇所辑粤中民歌,为南朝乐府《子夜歌》一类作品;,又《石鼓诗条,谓韩愈《石鼓歌》比杜甫《李潮八分小篆歌》好,坡诗条说苏轼《送苏伯固》五言诗像《生查子》词,评论皆均中肯。